用熱氣球編織網路夢,Google Project Loon
09
photo:MaxChu/flickr
好不容易登上玉山想要打卡昭告全天下,無奈手機沒有網路只能把滿肚子的喜悅憋在心裡?2014年4月,Google Project Loon 的實驗熱氣球,用 22 天還遊世界,讓你在深山裡也可能輕易的連上無線網路!
為什麼Google Project Loon要環遊世界
我們可以隨時隨地透過電腦、行動裝置上網,獲得相關資訊。然而,全球24億上網人口持續快速成長的同時,仍有許多未開發、開發中國家、地形嚴峻的偏鄉地區因為網路布建困難而造成嚴重的數位落差。如何降低數位落差及提高網路的普及是網路資訊時代下必須正視的課題。為此, Project Loon在2012年正式列入計畫,以許多居民無法接觸到網路的新西蘭為實驗地,開始進行實驗,目的希望發射上千個高空氣球,利用高空通訊平台技術打造另類網絡,減少網絡建置時間,讓網路資源匱乏的地區與國家能更便宜、更快速的享用網路。
如何讓Internet everywhere
2013年6月開始, Project Loon在距離地面 20 公里高度的平流層釋放熱氣球高空通訊平台,在不受風雨影響的平流層,可輕易管理及控制其運作。訊號從氣球傳輸至地面天線,再經由地面天線傳輸至無線設備,用戶端只要裝設無線信號接收器就可以上網。每一個氣球的網路覆蓋範圍達 40 公里、速度更可以媲美 3G。直徑達 15 公尺的高空氣球除了順著平流層風向移動,也具備動力系統,藉由裝設的太陽能板,白天採用太陽能供電,晚上則靠電池續航,因此人員也可以從地面控制氣球的路徑和方向。
來自鳥類群體飛行的原理
這樣的靈感源自於鳥類群體飛行的特性。鳥類群體飛行時會藉由調整隊形來減少風阻;氣球則藉由程式設計保持彼此間隔距離,然後調整高度和速度來保持一定的隊形對地面提供連續的網路連接。而相對於在地面架設網路設備,使用氣球可以減少工程所需花費的時間、人力和材料等各種資源,架設後利用風力跟太陽能移動提供網路熱點,節省經費、兼具環保,更能跨越地理限制。
目前,這項網路架設計畫雖然已經成功在很多地區實行,但仍處於氣球試飛階段,持續改善氣球設計和飛行軌跡,確保氣球維持飛行路線,並在不同緯度帶上實現連續的網絡連接。或許在不久後的將來,我們在深山也能透過熱氣球無線傳輸上網不再受到地形、地點的困擾。
相關資訊:
- Project Loon – The Technology
- Ask Away – How can balloons provide stable coverage?
- inside網摘 – 熱氣球上的網路是如何想出來的